首頁 | 中國江西網(wǎng) | 論壇 | 博客 | 社區(qū) |   新聞:0791-86849275 廣告:86847125 手機報:86849913

臨川一中校長——王昱


 大江網(wǎng)   2020-07-21 10:41:41 來源:大江網(wǎng) 編輯:肖文忠 作者:
[瀏覽字號: ]

    臨川一中校長 王昱 (臨川一中供圖)

      校長寄語: 秉承教育本質,讓學生做最好的自己

      作為一個在經濟欠發(fā)達地區(qū)從事近27年基礎教育的工作者而言,我深知教育之樂,也深知教育之難。樂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,與學生結下深厚友誼;樂看他們成長、成才、成熟;樂看一批批英才邁入大學之門并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。難在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中總有失意者,難在人都有差異,都有自己的長處,他的長處未必一定顯示在學業(yè)考試上,可能顯示在體育、科技、人文、藝術等方面,但因為各種原因,他們的特長沒有得到充分發(fā)揮,這種多樣化的人才只走這一個獨木橋,與他的個人成長不利,與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實際也不利。如何破解這種矛盾,需要國家政策的宏觀指引,需要教育行政部門的實效指導,需要廣大群眾的理解與支持;當然,更需要學校能一以貫之地加以實踐并不斷改革創(chuàng)新。

      誠然,每一個教育工作者,都希望自己培養(yǎng)的學生有良好的品德,有適當?shù)倪x擇與學習能力,有團隊與合作精神,有健康的心理與體魄。如何達成這個目標,各校有不同的育人方式,自然,達成的結果也并不一致。我個人認為,“教育不能太浮躁,不能過分功利”,教育的規(guī)律跟農業(yè)生產的規(guī)律很相似,要適宜的陽光、適宜的溫度、適宜的水分,才能將一枚種子培養(yǎng)成它原本的樣子。這顆種子應是獨一無二、無可替代的。教育的本質應是讓每個學生成為他最好的自己。

      為了達成以上目標,臨川一中人在不斷地探索、追求、改革、嘗試。

      為提高學生做人教育,臨川一中率先在基礎年級開設人生教育課,由校長親自授課,教育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提升他們的感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。

      堅持多樣化辦學,為學生的多元化成才創(chuàng)造條件。我們堅持高考、國際班、美術班“三駕馬車”并駕齊驅戰(zhàn)略,在2013年9月成立國際部,首屆國際班11名學生于2015年畢業(yè),全部被錄取至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、英國愛丁堡大學、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世界名校。

      深化課程改革,為學生的多元化成長提供平臺。我們構建了常規(guī)課程、校本課程、社區(qū)課程“三位一體”的大課程體系,尤其是做足做好校本課程這篇文章,重點抓好學生社團建設;同時,為培養(yǎng)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,著力構建高效課堂,采取以“抓課堂效率為中心,向前后延伸”的思路,根據(jù)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,“分層次”教學,力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大化、最優(yōu)化。

      全面改革考核方法,促學生多維化發(fā)展。為了較為準確地反映學生在校三年的學習、成長、發(fā)展過程,我們設計了包括學分認定、學生成長記錄、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綜合評價體系,綜合考評學生在道德品質、公民素養(yǎng)、學習能力、交流與合作、運動與健康、審美與表現(xiàn)等方面內容,注重了過程的自我教育、激勵功能,讓所有學生都能看到、體悟到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任何“閃光點”,充分享受學習、生命中的快樂,同時,有效地克服了“一次性評價”的局限性,提供了“犯錯”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,有效避免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心理壓力。

      近日,撫州市委、市政府出臺了《臨川教育集團學校轉型升級實施方案》,重點提出要揚優(yōu)成勢做好做優(yōu)辦好三所公辦學校,臨川一中再一次迎來了難得的發(fā)展機遇。我們希冀以此為契機,跳出世俗所謂的標準,克服“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界定優(yōu)生與差生”的誤區(qū),以為學生的終身發(fā)展奠定基礎作為終極目標,以學生精神素養(yǎng)的提升作為主導方向,以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作為主要途徑,以優(yōu)質的辦學成績作為全面回饋,關愛每一個學生,用心呵護每一個學生,讓學生更快樂、充實、自由,讓學生做最好的自己,努力把臨川一中辦成學園、樂園和家園式的學校。

     



    新聞:0791-86849275  廣告:86847125  手機報:86847093   
     相 關 新 聞
      中國江西新聞網(wǎng)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  1. 1、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中國江西網(wǎng)訊”或“中國江西網(wǎng)”、“大江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(wǎng),未經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(wǎng)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      2. 2、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中國江西網(wǎng)訊[XXX報]”或“中國江西網(wǎng)-XXX報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,未經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(wǎng)·XXX報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      3. 3、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江西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(wǎng)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,不授權任何機構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轉載、截取、復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(wǎng)發(fā)布,可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      4. 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!(lián)系方式:中國江西網(wǎng) 電話:0791-86849032
      版權所有©中國江西新聞網(wǎng)    新聞:0791-86849275    廣告:0791-86847125    手機報:0791-86847093    
      贛ICP備案:贛B2-20050349號    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贛B2--20120039    新出網(wǎng)證(贛)字06號
      網(wǎng)絡視聽許可:1407206號   文網(wǎng)文 [2009] 144號    贛演經字編號048
      主管: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  中共江西省委外宣辦  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  主辦:江西日報社